ual
IG 加入好友
 
首頁 > Showcase > 校友動態
 
 
【質青創業】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: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不感興趣,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
 
500輯 2022-11-01 17:43 張妤瑄
信義區新光三越百貨 A9館,剛剛拆開圍籬第一天的PETER WU全球首間旗艦店內,可以看到旅法設計師Peter Wu(吳昕威)穿著自己操刀的男裝正忙進忙出,時而更動陳列,時而走進倉庫盤整。甫從巴黎回台,解隔後就日夜不分在店中處理大小事,只為了讓這疫情寶寶能妥妥問世,正式向消費者們Say Hello。

設計師Peter Wu覺得「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,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,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是不感興趣,你就要有很強的心臟去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」 圖/PERTER WU提供

身為財團第三代Peter Wu無懼標籤選擇「走自己的路」

Peter Wu從註冊公司至今僅短短五年,也剛剛開啟展店之路,或許大部分人對他並不熟悉,但若提到他的家族企業「台新金控」,那全台灣應該就有半數以上的人都知道。身為第三代,在同輩份的堂兄弟姊妹們,紛紛加入集團擔任要職,在商場上拚搏時,Peter Wu卻特立獨行,不依家族早已安排好的職涯藍圖,而是堅持走一條他形容「到處都很難」的創業路。

設計師品牌PETER WU在巴黎設有工作室,由Peter Wu跟少數的工作夥伴營運。圖/PERTER WU提供
小時候常鑽進母親彭雪芬衣櫃中,深深吸上一口皮衣的味道,Peter Wu從孩提時期就對布料特別感興趣,也常陪媽媽穿梭百貨逛街買衣服。高中時,甚至曾用釘書機與膠水憑空做出一件衣服來,Peter說設計這件事之於他,便是喜歡在創作時「解決問題」。他瞭解自己,知道自己的個性偏向實際,創作歸創作,但如果能解決「穿著」於不同場景,遇見的難題,他會感到很興奮。


設計師熱愛低調簡約風格,也延伸到PETER WU全球首間品牌旗艦店的裝潢上。圖/PERTER WU提供

創立同名品牌,在歐洲打拚,希望能因為設計而被關注,但目前更多的人知道的是自己的父母,會不會想把身上的標籤撕下?他一派輕鬆說「我覺得就是生下來的一個標籤,那也是我的一部分,只是從這邊開始往後走,那就是我的事情啦!」這些所謂的標籤,無法影響到他,他補充說「大家都是看以後。」

走出校門步入社會,尤其又選擇創業一途時,他坦言「感覺被現實打了三大巴掌。」真的開始上班才會懂,多的是學校裡沒教的事。在聖馬汀(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),教授們注重的是頭腦的創造力與邏輯,把所有的idea不斷往前推進再推進;創業後,面臨商業現實,想推又推不出去,上下游倒的倒、關的關,一下子有人要開始線上銷售、有人要線上採購,要因應每個環節的變動,每天去做無數的準備,且並非每一次都很成功,「每天都在夾縫中求生存,沒人脈、沒名氣,真的很痛苦!」

低調風格不被買手青睞卻成特色 韓星朴敘俊相中帥氣登時尚雜誌
細看PETER WU的男裝,以素色、黑白灰為主,Peter最在意的是用料、剪裁,不過連他也覺得第一眼難以被人深刻記住,必須近看、細品,甚至親自穿上才能感受箇中不同。而這也是Peter創業後所遭遇的一大阻礙,堅持低調的質感,不譁眾取寵,在現今時尚圈內本就是少數,掛在陳列架上自然也難被時尚買手們埋單,他承認這是成立品牌路上其中一個困難點之一,卻也是他最引以為豪的地方。


在2022年5月號的《Harper's Bazaar》國際中文版雜誌,封面人物朴敘俊就挑中PETER WU的毛衣來搭配,拍攝時尚大片。圖/摘自Harper's Bazaar官網


舉例來說,他曾遇過買手經過自己衣服時,看個5秒後撇頭就走、完全沒興趣的情況,在當下非常難過。他說「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,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,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是不感興趣,你就要有很強的心臟去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」。

然而,偏好內斂低調的日本客人,對PETER WU設計的細膩度、顏色、材料的選擇都很能認同,從一開始就有日本買手下單,到現在日本客人越來越多;甚至令人意外的是,連中國也有買手店會下單,只是中國買手們的迴響,都是「很辛苦」,低調設計在市場上,仍需要好好推廣與教育。

他說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,現在市場上內斂低調的服裝,真的不是主流。我需要找到欣賞這些的人,但那可能不是這些買手目前主攻的地方。」事實上,南韓男星朴敘俊今年(2022)才在一堆精品服裝中,相中 PETER WU的一件藍色毛衣,登上《Harper's Bazaar》國際中文版雜誌。


Peter Wu以英文「Precision(精確)」形容自己的設計,他也認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「細節」。圖/PERTER WU提供

拿著兩萬歐元的創業基金開始,全投在衣服上,從最初一個人以陽春作法埋頭苦幹,到如今,他大部份的時間一個人駐守在巴黎工作室,台北辦公室則有三位同事,小規模但穩紮穩打的運作。挺過疫情衝擊,終於以家鄉台北為起點,開始了PETER WU的第一間店。

零從商經驗只能邊做邊學 認知絕不能草率行事
Peter自我剖析,從小在父親身旁耳濡目染,對工作上的待人處事、做事方式都十分清楚,自認為被影響最深的就是嚴謹度,他說:「我個性跟我爸比較像,都『講求細節』」,並提到「我認為如果你草率的話,出來的結果就草率。」

如同他以英文「Precision(精確)」形容自己的設計,他也認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「細節」,對小地方的嚴謹程度,就連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都很有感。PETER WU品牌總經理Karen就透露「很多東西他都要看到打樣,再三確認顏色跟款式。一、兩公分的差距,也會讓Peter思考非常久,因為他很在意那個差距之間微妙的美感差別。」

身兼設計師與經營者的Peter說「我從商經驗也不多,真的邊走邊學,都自己搞定,這些對我來講都是新世界,雖然對我爸來講應該是小兒科。我也沒什麼遠大的創業步驟或計畫,且走且看啦!不過,敢開店,就是因為有穩定的客群了,否則我也不敢貿然做,因為這個投資成本非常高。」

作為老闆這個角色的Peter更在意的是如何站穩腳步,也提到如今設計層面越來越成熟,展望未來,希望能以台北為起點,擴大品牌在亞洲市場的版圖,更打算除了服裝之外,以後也能開發鞋子與皮件類的商品線。年僅五歲的品牌 PETER WU,還有許多的可能,值得讓人期待。

責任編輯/曾智緯

旅法時裝設計師品牌PETER WU秋冬視覺形象。圖/PERTER WU提供

原文出處: https://500times.udn.com/wtimes/story/120841/6731432

 
 
 
 
   倫敦藝術大學官方授權招生代表處-艾林克文教
 台北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50號11樓之3 02-8771-8681  02-8771-8683
 上海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5號嘉匯國際廣場A棟 2112-2113室 +86-21-3363-2278  +86-21-3363-2280

【 諮詢前請來電預約時間 】
發佈時間:2024-05-15
【質青創業】設計師Peter Wu堅持低調風格: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不感興趣,就要學會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
500輯 2022-11-01 17:43 張妤瑄
信義區新光三越百貨 A9館,剛剛拆開圍籬第一天的PETER WU全球首間旗艦店內,可以看到旅法設計師Peter Wu(吳昕威)穿著自己操刀的男裝正忙進忙出,時而更動陳列,時而走進倉庫盤整。甫從巴黎回台,解隔後就日夜不分在店中處理大小事,只為了讓這疫情寶寶能妥妥問世,正式向消費者們Say Hello。

設計師Peter Wu覺得「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,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,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是不感興趣,你就要有很強的心臟去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」 圖/PERTER WU提供

身為財團第三代Peter Wu無懼標籤選擇「走自己的路」

Peter Wu從註冊公司至今僅短短五年,也剛剛開啟展店之路,或許大部分人對他並不熟悉,但若提到他的家族企業「台新金控」,那全台灣應該就有半數以上的人都知道。身為第三代,在同輩份的堂兄弟姊妹們,紛紛加入集團擔任要職,在商場上拚搏時,Peter Wu卻特立獨行,不依家族早已安排好的職涯藍圖,而是堅持走一條他形容「到處都很難」的創業路。

設計師品牌PETER WU在巴黎設有工作室,由Peter Wu跟少數的工作夥伴營運。圖/PERTER WU提供
小時候常鑽進母親彭雪芬衣櫃中,深深吸上一口皮衣的味道,Peter Wu從孩提時期就對布料特別感興趣,也常陪媽媽穿梭百貨逛街買衣服。高中時,甚至曾用釘書機與膠水憑空做出一件衣服來,Peter說設計這件事之於他,便是喜歡在創作時「解決問題」。他瞭解自己,知道自己的個性偏向實際,創作歸創作,但如果能解決「穿著」於不同場景,遇見的難題,他會感到很興奮。


設計師熱愛低調簡約風格,也延伸到PETER WU全球首間品牌旗艦店的裝潢上。圖/PERTER WU提供

創立同名品牌,在歐洲打拚,希望能因為設計而被關注,但目前更多的人知道的是自己的父母,會不會想把身上的標籤撕下?他一派輕鬆說「我覺得就是生下來的一個標籤,那也是我的一部分,只是從這邊開始往後走,那就是我的事情啦!」這些所謂的標籤,無法影響到他,他補充說「大家都是看以後。」

走出校門步入社會,尤其又選擇創業一途時,他坦言「感覺被現實打了三大巴掌。」真的開始上班才會懂,多的是學校裡沒教的事。在聖馬汀(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),教授們注重的是頭腦的創造力與邏輯,把所有的idea不斷往前推進再推進;創業後,面臨商業現實,想推又推不出去,上下游倒的倒、關的關,一下子有人要開始線上銷售、有人要線上採購,要因應每個環節的變動,每天去做無數的準備,且並非每一次都很成功,「每天都在夾縫中求生存,沒人脈、沒名氣,真的很痛苦!」

低調風格不被買手青睞卻成特色 韓星朴敘俊相中帥氣登時尚雜誌
細看PETER WU的男裝,以素色、黑白灰為主,Peter最在意的是用料、剪裁,不過連他也覺得第一眼難以被人深刻記住,必須近看、細品,甚至親自穿上才能感受箇中不同。而這也是Peter創業後所遭遇的一大阻礙,堅持低調的質感,不譁眾取寵,在現今時尚圈內本就是少數,掛在陳列架上自然也難被時尚買手們埋單,他承認這是成立品牌路上其中一個困難點之一,卻也是他最引以為豪的地方。


在2022年5月號的《Harper's Bazaar》國際中文版雜誌,封面人物朴敘俊就挑中PETER WU的毛衣來搭配,拍攝時尚大片。圖/摘自Harper's Bazaar官網


舉例來說,他曾遇過買手經過自己衣服時,看個5秒後撇頭就走、完全沒興趣的情況,在當下非常難過。他說「當衣服上放著自己的名字,這就是我生出來的小孩,當別人不同意你做的東西,或是不感興趣,你就要有很強的心臟去接受不同批判或質疑的聲音」。

然而,偏好內斂低調的日本客人,對PETER WU設計的細膩度、顏色、材料的選擇都很能認同,從一開始就有日本買手下單,到現在日本客人越來越多;甚至令人意外的是,連中國也有買手店會下單,只是中國買手們的迴響,都是「很辛苦」,低調設計在市場上,仍需要好好推廣與教育。

他說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,現在市場上內斂低調的服裝,真的不是主流。我需要找到欣賞這些的人,但那可能不是這些買手目前主攻的地方。」事實上,南韓男星朴敘俊今年(2022)才在一堆精品服裝中,相中 PETER WU的一件藍色毛衣,登上《Harper's Bazaar》國際中文版雜誌。


Peter Wu以英文「Precision(精確)」形容自己的設計,他也認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「細節」。圖/PERTER WU提供

拿著兩萬歐元的創業基金開始,全投在衣服上,從最初一個人以陽春作法埋頭苦幹,到如今,他大部份的時間一個人駐守在巴黎工作室,台北辦公室則有三位同事,小規模但穩紮穩打的運作。挺過疫情衝擊,終於以家鄉台北為起點,開始了PETER WU的第一間店。

零從商經驗只能邊做邊學 認知絕不能草率行事
Peter自我剖析,從小在父親身旁耳濡目染,對工作上的待人處事、做事方式都十分清楚,自認為被影響最深的就是嚴謹度,他說:「我個性跟我爸比較像,都『講求細節』」,並提到「我認為如果你草率的話,出來的結果就草率。」

如同他以英文「Precision(精確)」形容自己的設計,他也認為自己最注重的就是「細節」,對小地方的嚴謹程度,就連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都很有感。PETER WU品牌總經理Karen就透露「很多東西他都要看到打樣,再三確認顏色跟款式。一、兩公分的差距,也會讓Peter思考非常久,因為他很在意那個差距之間微妙的美感差別。」

身兼設計師與經營者的Peter說「我從商經驗也不多,真的邊走邊學,都自己搞定,這些對我來講都是新世界,雖然對我爸來講應該是小兒科。我也沒什麼遠大的創業步驟或計畫,且走且看啦!不過,敢開店,就是因為有穩定的客群了,否則我也不敢貿然做,因為這個投資成本非常高。」

作為老闆這個角色的Peter更在意的是如何站穩腳步,也提到如今設計層面越來越成熟,展望未來,希望能以台北為起點,擴大品牌在亞洲市場的版圖,更打算除了服裝之外,以後也能開發鞋子與皮件類的商品線。年僅五歲的品牌 PETER WU,還有許多的可能,值得讓人期待。

責任編輯/曾智緯

旅法時裝設計師品牌PETER WU秋冬視覺形象。圖/PERTER WU提供

原文出處: https://500times.udn.com/wtimes/story/120841/6731432

 
■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50號11樓之3
02-8771-8681  02-8771-8683
■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5號嘉匯國際廣場A棟 2112-2113室
+86-21-3363-2278  +86-21-3363-22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