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al
IG 加入好友
 
首頁 > Showcase > 媒體推薦
 
 
破報- 突破藩籬的美學集結
 
倫敦藝術學協(The London Institute)系列報導之一
(本文摘自破報第228號出刊,網址:www.pots.com.tw)
文/丘德真

沒完沒了的創作進程
要談論倫敦藝術學協(The London Institute)〈http://www.id.linst.ac.uk/cn/〉牽涉到的創作動能,交待若干背景似乎是無從迴避的了。首先,生猛有力英國的創意產業,就是其中之一。
大英帝國是工業社會的發源地之一,及至廿一世紀的今天,傳統工廠生產線工序在西歐第一世界早已日落西山。還記得由Peter Cattaneo執導、Robert Carlyle主演的英國電影《一路到底:脫線舞男》(The Full Monty),講述在英格蘭工業重鎮雪非耳(Sheffield),五名失業漢不甘靠救濟金渡日,結果鋌而起哄跳脫衣猛男秀,放棄傳統大男人主義思維,腳踏實地的在後工業社會中另闢蹊徑。這樣的故事,除了成功再現後工業社會的轉型過程中,對基層勞工生命價所造成的衝擊。結果該片獲得的評價,也一如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倍受肯定,一連勇奪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、男主角 (勞伯卡萊爾)、男配角 (湯姆魏金森);奧斯卡最佳喜劇片配樂;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;德國電影獎最佳外語片;義大利最佳外語片;丹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;西班牙電影獎最佳歐洲影片;MTV電影獎新進導演……等殊榮。看來搞文化事業、搞創作,或者搞藝術比傳統產業更有前景。同時誰藝文產業日漸壯大的今天,倫敦藝術學協也順勢擴張。

自倫敦隆起的美學地景
近年的奇幻文學在出版市場屢獲佳績,英國的哈利波特(Harry Potter)及魔戒(Lord of the Ring)不論在電影還是在書市都大有嶄獲,票房收入及小說版稅為英國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。雪菲爾的廠房變成是一個如何轉換用途的問題;成功的先例大概不得不參考英格蘭另一工業大城經驗:曼徹斯特城(Manchester)在工業蕭條多年後,今天又轉功轉型為一藝文觀光都市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,國家職能勢將受到衝擊,而城市的角色勢將變得比現在更重要。倫敦藝術學協在這關鍵時刻,一直躍躍意圖在倫敦隆起一塊美學地景。
西歐克服產業空洞化的經驗,絕非只是坐在家裡喊「戒急用忍」,或者禁止這種或那種產業外移。他們借由文化藝術繼續支撐經濟發展的經驗,早已行之有年。而倫敦藝術學協,也在一九八零年代開始,在英倫豎起養成藝文產業生力軍的堅定旗幟。
柴契爾夫人在執政期間惡名昭彰的,是對礦工的鐵腕政策,打壓基層不眨眼。但同時在當時的一位幕僚的建言之下,她按照自由主義的機構合併、擴充的資本主義邏輯,而進行藝術教育改造。將當時校址位於倫敦地區,並在全球藝術設計領域中(不論是產業,還是學界)素有發言份量,並具領導地位的五間藝術學院整合。

該五間藝術學院,分別就是今天的:
一、至今堅持前衛藝術革命,無視後現代的不痛不癢,繼續推動美學進程的坎伯韋爾藝術學院(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);
二、全球服裝界公認為壹哥的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 );
三、挾帶後現代歡愉,並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沉著進路分庭亢禮的切爾西藝術學院(Chelsea College of Arts);
四、坐落倫敦購物黃金地段,第一線與潮流尖端直接交手的倫敦流行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);
五、全力綜合各項媒材,從印刷、設計、攝影、電影……面面俱到的倫敦傳播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)

經過五間藝術學院的資源整合,現在的倫敦藝術學協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藝術及設計教育機構。轄下五所英國國立大學院校,不論是在學術界或藝術設計領域皆享有崇高的地位。現時就讀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七十七個國家,人數合共兩萬八千多人。
不論從各個方面看來,倫敦都可說是世界的中心。除了算算帝國主義的舊帳之外,檢視如何同當地文化資源對話可能不失為另一有意義的事情。倫敦有大量的博物館、美術陳列館及使人歎為觀止之偉大建築物,吸引很多藝術家、設計師、廣播員、攝影師及其他傳播界專業人士在此工作,是故具有成為時裝、設計、傳播及資訊之中心,甚至世界文化領導中心之條件。倫敦藝術學協現時有超二千名受聘學者,這些兼職導師非常樂意與學生分享他們之專業知識及最新之技術。
身處於倫敦藝術學協,有機會接觸在美術、時裝、平面設計、商品設計、舞台設計、紡織、陶器、金屬製品、整體造型、珠寶設計、室內設計、美容、印刷、出版、新聞、攝影、傳播、零售、旅遊及觀光各界之專業人士。學生亦可輕易到達各圖書館、劇院、商店、俱樂部、餐館、舞廳、歌劇院、運動及社交會場。

坎伯韋爾藝術學院(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)
和大部份成功的教育機構一,倫敦藝術學協面對時代的變動時,總是胸有成竹。今天談論文化工業如何自傳統工業之外另起爐灶時,對於主導工業社會演變的意識型態,當然不可不聞問。從福特主義(Fordism)及後福特主義(Post-Fordism)過渡,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做了一個成功的應變示範。
在福特主義橫行的時代,由大型的公司領導、為達成大量消費而存在的大量生產體系,國家是爭相支持的。借由支持這些大量生產體系(大企業)的市場地位,也可以確保政治的穩定。其時強調中央生產,否定創意。但在後福特時代的今天,強調的是專殊化,認為在高度分化的市場需求下,必須去中央生產,以外包去分散風險,便可提供更多樣的產品,滿足個別的需求。
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相信,除了工藝之外,深厚的學術訓練有助於應付面貌更為多樣的專殊化要求。坎伯韋爾藝術學院提供視覺藝術、設計、藝術史及文物保存的專科課目。學院鼓勵學生發掘這幾種專業的關係及查究傳統之規範及思想方法,為將來進入專殊化世界而作出準備。學院的學士課程架構使學生能選讀一系列之科目如視覺藝術、平面設計及美術史等,以協助學生自己構造一個在視覺藝術上完整的基礎,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找出一個獨特的專長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在文物保存上享有國際盛名,在一九九六年度榮獲得英女皇高等教育紀念獎。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文物保存中心提供學士至研究生課程,舉辦研究及顧問工作,為歷史及文物檔案提供專業支援。

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 )
除了著重與工業型態的對話外,倫敦藝術學協之中,借由視覺作品而直接同尖端哲學思潮對話的,可說是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。 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鼓勵學生挑戰現有準繩,作為服裝界公認為壹哥之外,其實該學院的其他科系也不惶多讓,同樣慣於分頭在結構/後結構風潮下兩面作戰。
該院強調他們的畢業生要成為美學企圖的領導及創新份子,學院務求學生都能明白自己的潛質並為未來美學作出主張。他們了解,並非任何系統或結構的組成部分決定行為,而是所有個別成員成為一功能性的整體。這批專事創作的藝術青年,同時又能肆意擁抱反中心性、反二元論、反權威性的後結構思潮──沒有普遍價值的形式結構,思想只是一種衝擊真理的遊戲。
該院課程廣泛計有四大主流如藝術、紡織、時裝 (包括新聞學) 傳播設計 (包括電影、錄像及多媒介傳播) 及立体設計等。學院亦支持各項研究工作及老師個別研究等。學生及畢業生歷年在國際各大獎上勝出。一九九六年Alexander McQueen 贏得 Lioyds Bank British Fashion Awards 的英國全年設計師大獎。lan R. Webb贏得時裝新聞全年大獎。Clements Ribeiro獲得新世紀大獎。

切爾西藝術學院(Chelsea College of Arts)
挾帶後現代歡愉,並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沉著進路分庭亢禮的切爾西藝術學院,以小組形式為組合,以創新及實驗出名,為學生在主科架構中如美術、彫刻、版畫、綜合傳播、紡織、室內設計、室內建築、彩繪玻璃、建築式陶器等自基礎課程、學士至研究生,提供一個有彈性的學習形式。
該院學生可以通過學院多元化的課程去接觸到專業學科,各種兼讀課程及國際著名的美術碩士課程等。學院投入各項大型研究,計有Virtual Reality as a Fine Art Medium及Environmentally Positive Textiles及與Camberwell合作在版畫、書本藝術和美術及設計史的三個項目。該院強調挑戰新、舊觀念呼應後現代主義,同呆滯的理性主義徹底決裂,拒斥對真理、理性的盲目崇拜,重視差異性,除了個性、創意之外,沒有其他。

倫敦時尚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)
倫敦時尚學院為英國唯一提供時裝、風格及美容專業的學院,其絕無僅有的各種課程非世界上其他專業學院可媲美。各種專業課程計有時裝設計及技術、管理、巿場學及零售事業等等,此範圍伸展到通過現代傳播學來推廣時裝、形象專業設計、美容及化妝品等專業的科學基礎等等。
學院提供很多獨特課程,在英國其他地方無法找到。舉例來說,只有本學院提供學士級的舞台、電視、錄像化妝學、全英高等教育之唯一美容治療學 。學院專注於各項專業的科目及各種以科技為輔的學科,此種專業素質使學院的形象日益提昇。
濃厚的學術氣氛培養學生在專業態度及技術方面有實踐的機會。因此女裝、男裝、飾品設計、時裝新聞、時裝管理、裁剪各行業之僱主熱烈聘請本學院之畢業生。本校之畢業生已在英國及國際之時裝行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。

倫敦傳播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)
倫敦傳播學院在一九九五年慶祝創辦百年紀念。其畢業生有些在國際上之印刷、傳播、平面設計、巿場學及零售專業上擔任一個專業領導的角色。學院的使命是由學生跟隨名人的腳步,焦點在於科技及美學的溝通過程,為設計、巿場學及管理訓練打下基礎,為二十一世紀專業領導而提供各種教育機會。
倫敦傳播學院不斷投資各項專業設備,大眾及傳播係學生享用全英最具規模的高科技設施,獲益良多,因此學院之傳播、印刷及零售專業的畢業生均受僱主熱烈歡迎。與僱主保持密切聯繫成為學院重要的工作,舉例來說,零售專業的同學最近替一些以倫敦為基地如 Marks and Spencer 之店鋪完成了各種工作。學院之國際形象日漸加強,去年己有來自五十國家學生就讀於此。學院的學生常常贏得國家大獎如 the British Printing Industry Federation's Award,the National Business Calendar Award,The BT Communications Award。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Awards and the BTEC student of the Year Award.
有趣的是,該院之所以能傲視全世界的大專院校,是和其教育視野有關。該院在教學資源佈局上,拒絕按傳統主流/非主流學科的分配模式。來自法國的解構主義明星級學人德希達,其在英語世界的代言人Spivak曾指出,傳統主流/非主流學科的分野,是「教學機器」遵從的模式。Spivak著意探討高等教育中主流/邊緣的學科、文化邊緣化等問題;但倫敦印刷學院則以具體行動提供一個另翼解放路徑。

(本文摘自破報第228號出刊,網址:www.pots.com.tw) 
 
 
 
   倫敦藝術大學官方授權招生代表處-艾林克文教
 台北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50號11樓之3 02-8771-8681  02-8771-8683
 上海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5號嘉匯國際廣場A棟 2112-2113室 +86-21-3363-2278  +86-21-3363-2280

【 諮詢前請來電預約時間 】
發佈時間:2015-04-27
破報- 突破藩籬的美學集結
倫敦藝術學協(The London Institute)系列報導之一
(本文摘自破報第228號出刊,網址:www.pots.com.tw)
文/丘德真

沒完沒了的創作進程
要談論倫敦藝術學協(The London Institute)〈http://www.id.linst.ac.uk/cn/〉牽涉到的創作動能,交待若干背景似乎是無從迴避的了。首先,生猛有力英國的創意產業,就是其中之一。
大英帝國是工業社會的發源地之一,及至廿一世紀的今天,傳統工廠生產線工序在西歐第一世界早已日落西山。還記得由Peter Cattaneo執導、Robert Carlyle主演的英國電影《一路到底:脫線舞男》(The Full Monty),講述在英格蘭工業重鎮雪非耳(Sheffield),五名失業漢不甘靠救濟金渡日,結果鋌而起哄跳脫衣猛男秀,放棄傳統大男人主義思維,腳踏實地的在後工業社會中另闢蹊徑。這樣的故事,除了成功再現後工業社會的轉型過程中,對基層勞工生命價所造成的衝擊。結果該片獲得的評價,也一如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倍受肯定,一連勇奪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、男主角 (勞伯卡萊爾)、男配角 (湯姆魏金森);奧斯卡最佳喜劇片配樂;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;德國電影獎最佳外語片;義大利最佳外語片;丹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;西班牙電影獎最佳歐洲影片;MTV電影獎新進導演……等殊榮。看來搞文化事業、搞創作,或者搞藝術比傳統產業更有前景。同時誰藝文產業日漸壯大的今天,倫敦藝術學協也順勢擴張。

自倫敦隆起的美學地景
近年的奇幻文學在出版市場屢獲佳績,英國的哈利波特(Harry Potter)及魔戒(Lord of the Ring)不論在電影還是在書市都大有嶄獲,票房收入及小說版稅為英國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。雪菲爾的廠房變成是一個如何轉換用途的問題;成功的先例大概不得不參考英格蘭另一工業大城經驗:曼徹斯特城(Manchester)在工業蕭條多年後,今天又轉功轉型為一藝文觀光都市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,國家職能勢將受到衝擊,而城市的角色勢將變得比現在更重要。倫敦藝術學協在這關鍵時刻,一直躍躍意圖在倫敦隆起一塊美學地景。
西歐克服產業空洞化的經驗,絕非只是坐在家裡喊「戒急用忍」,或者禁止這種或那種產業外移。他們借由文化藝術繼續支撐經濟發展的經驗,早已行之有年。而倫敦藝術學協,也在一九八零年代開始,在英倫豎起養成藝文產業生力軍的堅定旗幟。
柴契爾夫人在執政期間惡名昭彰的,是對礦工的鐵腕政策,打壓基層不眨眼。但同時在當時的一位幕僚的建言之下,她按照自由主義的機構合併、擴充的資本主義邏輯,而進行藝術教育改造。將當時校址位於倫敦地區,並在全球藝術設計領域中(不論是產業,還是學界)素有發言份量,並具領導地位的五間藝術學院整合。

該五間藝術學院,分別就是今天的:
一、至今堅持前衛藝術革命,無視後現代的不痛不癢,繼續推動美學進程的坎伯韋爾藝術學院(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);
二、全球服裝界公認為壹哥的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 );
三、挾帶後現代歡愉,並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沉著進路分庭亢禮的切爾西藝術學院(Chelsea College of Arts);
四、坐落倫敦購物黃金地段,第一線與潮流尖端直接交手的倫敦流行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);
五、全力綜合各項媒材,從印刷、設計、攝影、電影……面面俱到的倫敦傳播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)

經過五間藝術學院的資源整合,現在的倫敦藝術學協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藝術及設計教育機構。轄下五所英國國立大學院校,不論是在學術界或藝術設計領域皆享有崇高的地位。現時就讀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七十七個國家,人數合共兩萬八千多人。
不論從各個方面看來,倫敦都可說是世界的中心。除了算算帝國主義的舊帳之外,檢視如何同當地文化資源對話可能不失為另一有意義的事情。倫敦有大量的博物館、美術陳列館及使人歎為觀止之偉大建築物,吸引很多藝術家、設計師、廣播員、攝影師及其他傳播界專業人士在此工作,是故具有成為時裝、設計、傳播及資訊之中心,甚至世界文化領導中心之條件。倫敦藝術學協現時有超二千名受聘學者,這些兼職導師非常樂意與學生分享他們之專業知識及最新之技術。
身處於倫敦藝術學協,有機會接觸在美術、時裝、平面設計、商品設計、舞台設計、紡織、陶器、金屬製品、整體造型、珠寶設計、室內設計、美容、印刷、出版、新聞、攝影、傳播、零售、旅遊及觀光各界之專業人士。學生亦可輕易到達各圖書館、劇院、商店、俱樂部、餐館、舞廳、歌劇院、運動及社交會場。

坎伯韋爾藝術學院(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)
和大部份成功的教育機構一,倫敦藝術學協面對時代的變動時,總是胸有成竹。今天談論文化工業如何自傳統工業之外另起爐灶時,對於主導工業社會演變的意識型態,當然不可不聞問。從福特主義(Fordism)及後福特主義(Post-Fordism)過渡,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做了一個成功的應變示範。
在福特主義橫行的時代,由大型的公司領導、為達成大量消費而存在的大量生產體系,國家是爭相支持的。借由支持這些大量生產體系(大企業)的市場地位,也可以確保政治的穩定。其時強調中央生產,否定創意。但在後福特時代的今天,強調的是專殊化,認為在高度分化的市場需求下,必須去中央生產,以外包去分散風險,便可提供更多樣的產品,滿足個別的需求。
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相信,除了工藝之外,深厚的學術訓練有助於應付面貌更為多樣的專殊化要求。坎伯韋爾藝術學院提供視覺藝術、設計、藝術史及文物保存的專科課目。學院鼓勵學生發掘這幾種專業的關係及查究傳統之規範及思想方法,為將來進入專殊化世界而作出準備。學院的學士課程架構使學生能選讀一系列之科目如視覺藝術、平面設計及美術史等,以協助學生自己構造一個在視覺藝術上完整的基礎,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找出一個獨特的專長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在文物保存上享有國際盛名,在一九九六年度榮獲得英女皇高等教育紀念獎。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文物保存中心提供學士至研究生課程,舉辦研究及顧問工作,為歷史及文物檔案提供專業支援。

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 )
除了著重與工業型態的對話外,倫敦藝術學協之中,借由視覺作品而直接同尖端哲學思潮對話的,可說是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。 中央聖馬汀藝術及設計學院鼓勵學生挑戰現有準繩,作為服裝界公認為壹哥之外,其實該學院的其他科系也不惶多讓,同樣慣於分頭在結構/後結構風潮下兩面作戰。
該院強調他們的畢業生要成為美學企圖的領導及創新份子,學院務求學生都能明白自己的潛質並為未來美學作出主張。他們了解,並非任何系統或結構的組成部分決定行為,而是所有個別成員成為一功能性的整體。這批專事創作的藝術青年,同時又能肆意擁抱反中心性、反二元論、反權威性的後結構思潮──沒有普遍價值的形式結構,思想只是一種衝擊真理的遊戲。
該院課程廣泛計有四大主流如藝術、紡織、時裝 (包括新聞學) 傳播設計 (包括電影、錄像及多媒介傳播) 及立体設計等。學院亦支持各項研究工作及老師個別研究等。學生及畢業生歷年在國際各大獎上勝出。一九九六年Alexander McQueen 贏得 Lioyds Bank British Fashion Awards 的英國全年設計師大獎。lan R. Webb贏得時裝新聞全年大獎。Clements Ribeiro獲得新世紀大獎。

切爾西藝術學院(Chelsea College of Arts)
挾帶後現代歡愉,並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的沉著進路分庭亢禮的切爾西藝術學院,以小組形式為組合,以創新及實驗出名,為學生在主科架構中如美術、彫刻、版畫、綜合傳播、紡織、室內設計、室內建築、彩繪玻璃、建築式陶器等自基礎課程、學士至研究生,提供一個有彈性的學習形式。
該院學生可以通過學院多元化的課程去接觸到專業學科,各種兼讀課程及國際著名的美術碩士課程等。學院投入各項大型研究,計有Virtual Reality as a Fine Art Medium及Environmentally Positive Textiles及與Camberwell合作在版畫、書本藝術和美術及設計史的三個項目。該院強調挑戰新、舊觀念呼應後現代主義,同呆滯的理性主義徹底決裂,拒斥對真理、理性的盲目崇拜,重視差異性,除了個性、創意之外,沒有其他。

倫敦時尚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)
倫敦時尚學院為英國唯一提供時裝、風格及美容專業的學院,其絕無僅有的各種課程非世界上其他專業學院可媲美。各種專業課程計有時裝設計及技術、管理、巿場學及零售事業等等,此範圍伸展到通過現代傳播學來推廣時裝、形象專業設計、美容及化妝品等專業的科學基礎等等。
學院提供很多獨特課程,在英國其他地方無法找到。舉例來說,只有本學院提供學士級的舞台、電視、錄像化妝學、全英高等教育之唯一美容治療學 。學院專注於各項專業的科目及各種以科技為輔的學科,此種專業素質使學院的形象日益提昇。
濃厚的學術氣氛培養學生在專業態度及技術方面有實踐的機會。因此女裝、男裝、飾品設計、時裝新聞、時裝管理、裁剪各行業之僱主熱烈聘請本學院之畢業生。本校之畢業生已在英國及國際之時裝行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。

倫敦傳播學院(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)
倫敦傳播學院在一九九五年慶祝創辦百年紀念。其畢業生有些在國際上之印刷、傳播、平面設計、巿場學及零售專業上擔任一個專業領導的角色。學院的使命是由學生跟隨名人的腳步,焦點在於科技及美學的溝通過程,為設計、巿場學及管理訓練打下基礎,為二十一世紀專業領導而提供各種教育機會。
倫敦傳播學院不斷投資各項專業設備,大眾及傳播係學生享用全英最具規模的高科技設施,獲益良多,因此學院之傳播、印刷及零售專業的畢業生均受僱主熱烈歡迎。與僱主保持密切聯繫成為學院重要的工作,舉例來說,零售專業的同學最近替一些以倫敦為基地如 Marks and Spencer 之店鋪完成了各種工作。學院之國際形象日漸加強,去年己有來自五十國家學生就讀於此。學院的學生常常贏得國家大獎如 the British Printing Industry Federation's Award,the National Business Calendar Award,The BT Communications Award。The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Awards and the BTEC student of the Year Award.
有趣的是,該院之所以能傲視全世界的大專院校,是和其教育視野有關。該院在教學資源佈局上,拒絕按傳統主流/非主流學科的分配模式。來自法國的解構主義明星級學人德希達,其在英語世界的代言人Spivak曾指出,傳統主流/非主流學科的分野,是「教學機器」遵從的模式。Spivak著意探討高等教育中主流/邊緣的學科、文化邊緣化等問題;但倫敦印刷學院則以具體行動提供一個另翼解放路徑。

(本文摘自破報第228號出刊,網址:www.pots.com.tw) 
■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50號11樓之3
02-8771-8681  02-8771-8683
■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325號嘉匯國際廣場A棟 2112-2113室
+86-21-3363-2278  +86-21-3363-2280